家校攜手同筑夢 雙向奔赴育花
——南陽市宛東中專開展家校共育“家長開放日”活動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擔培養人這個艱巨而復雜的教育工程”。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只有家校凝心聚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切實提升育人實效。
五月夏清和,榴花照眼明。為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促進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更好地構建全方位育人體系,5月19日上午,南陽市宛東中等專業學校開展了一場家校共育“家長開放日”活動,在美麗如畫的校園,老師和家長共赴一場雙向奔赴的家校交流盛會,將貫徹省第三屆“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推向高潮。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確保此次家校共育“家長開放日”活動的順利舉行,學校職遠班主任工作室提前部署,精心組織,以邀請函的形式向家長發出誠摯邀約。活動前,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全面籌劃:樂于奉獻的志愿者,干凈整潔的校園,精心設計的板報,整齊劃一的落座區域等,這一切的準備,只為歡迎家長們的到來。
上午九時許,宛東中專家校共育“家長開放日”活動正式開始。家長們準時赴約,校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黨委書記陳居政,黨委副書記、校長田立新,黨委委員、副校長劉碩親臨活動現場。活動由學校職遠班主任工作室成員韓金老師主持。
與會校領導和老師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劉碩代表宛東中專全體教職員工對各位家長朋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家長們一直以來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劉校長首先與大家一起回顧了學校的歷史變遷,然后從學校的概況、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發展方向和近年取得的成績向家長代表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并以家校共育為目標向家長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各位家長能與學校相向而行,把莘莘學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劉校長致歡迎辭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家庭教育需要名師引領。學校高級講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王瑞萍老師做了以“沒有好關系就沒有好教育——親子關系”為主題的講座。王老師從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重要性、親子關系現狀及原因分析、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系三個方面進行講解并答疑。演講過程中,王老師結合典型案例,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循循善誘,聲情并茂,多維闡釋。家長們凝神靜氣,認真聽講,詳細記錄,積極互動。會場掌聲雷動,高潮不斷,家長們收獲滿滿,贊不絕口。
王老師做講座
“金杯銀杯,不如家長的好口碑”。教育藝術系229班優秀學生曾子釗的家長作為家長代表發言。她首先感謝學校搭建的家校共育平臺,讓家校能一起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感謝王老師的精彩演講,讓家長們受益匪淺,感謝對孩子們無私奉獻、辛勤付出的老師。她肯定了學校優良的師資,嚴謹的校風,并表示把孩子送到宛東中專放心。接著她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談了聽完講座的收獲。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認可與肯定,既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也是壓力。宛東中專全體教師一定會秉持育人初心,勠力同心,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堅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給人民交上一份優異的答卷。
家長代表發言
“不聞不如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為了讓家長全方位地了解學校,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此次家校共育家長開放日活動,學校為家長安排了一系列觀摩活動。
陽光大課間期間,家長們觀摩了激情課間操。從候操時同學們爭分奪秒地讀書到跑操時整齊劃一的步伐、鏗鏘有力的口號,碎片化時間的合理利用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激情課間操
觀摩完課間操,家長們在各系負責人的引領下參觀了景色優美的校園,干凈溫馨的學生宿舍、學生餐廳,明亮整潔的舞蹈教室、數碼鋼琴室,設備先進的智能物流室、計算機教室,家長們對學校的各項一流設施贊不絕口。
家長參觀學生宿舍、餐廳、實訓室
參觀結束后,學校安排受邀家長和學校領導、班主任進行密切交流溝通,詳細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家庭教育。各位領導、班主任面帶微笑,耐心解答,與學生家長共商教育大計,共謀育才方略。
家長向劉校長咨詢學生教育問題并對學校提出寶貴意見
周亞楠老師和家長親切交流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家校活動最后,教育藝術系218班同學為家長們獻上充滿青春活力的舞蹈——花球啦啦操,219同學為家長們帶來了旋律優美的歌曲《魔法城堡》。同們的精彩表演贏得了家長的陣陣掌聲。學生們過硬的舞臺表現力是她們平日刻苦訓練的結果,也是老師們平日辛勤耕耘的成果,更是學校精益求精、齊抓共管的戰果。
同學正在進行舞蹈表演
同學們演唱歌曲
匆匆半日,逝者如斯。南陽市宛東中專充實而有序的家長開放日活動,不但讓全體家長能夠更真實、更客觀、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還收獲了家庭教育的策略。這是一次愛與信任的邂逅,是一次心與心的交流,更是一場家校共育的雙向奔赴。此次活動拉近了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距離,融洽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也讓家校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我們相信只要家校同心同行,青春之花定將絢麗綻放!
供稿:李清冉
編輯:黃秀甫 李夢嬌
審核:田立新